青年下载站
首页 > 软件教程 > 办公应用 > 

沉降观测助手 水准助手使用教程(附破解文件)

作者:佚名 来源:青年下载站 2022-07-10 23:45:20

水准助手是针对工程人员打造的沉降观测工具,该软件主要方便用户用于工程沉降观测的原始数据编制,有效解决实测数据沉降曲线上下波动较大的问题,支持自动化导入,便捷整理观测数据,并且软件也支持对输出的文件进行多样化的设置,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软件需要与excel配合使用。

主要特色

1、实测的沉降数据平差基本都合格,但是实测数据沉降曲线上下波动较大很难回归,即较难通过沉降评估。

2、此软件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资源的投入,为项目减少开资,也为沉降评估顺利通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由实测的数据分析中间未观测的频次数据来进行原始数据编制,从而大幅度的减少野外工作量,也为沉降数据和实际相符以及沉降曲线能顺利回归通过评估。

使用说明

1.主界面

2.限差设置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水准限差,并可以将自己的设置导出保存,以后就可以直接导入限差数据。

基+K-辅 限差:因两次读数差这个名词很多人不理解,也容易误解,所以借用光学测量中的概念表述该限差。

3.测量模式选择

分为四种测量模式,一般高铁沉降观测大都选用@BFFB 模式,即往测奇数站采用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模式。

往返测模式:(慎用!)

对此功能,我们也深感纠结。本来此功能是按用户的要求添加的,并且参照了对方提供的数据样本。而这样本对方一直声称是实测文件。

但是,随着新版本的发布,很快有用户指出这么做是错误的,实测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没有仪器在身边,托朋友询问也没有结果,无法验证这种用法是否正确,故暂不对此功能做进一步处理。但请用户慎重使用该功能,至少要和实测文件做比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默认形式为单测量模式,即对于@BFFB和@BF往返测形式不同的情况,观测文件只输出往测或返测一种模式。勾选该选项,并在数据文件中做相应设置后,可以在一个观测文件中同时输出往返测模式。见xls数据编制。

数据文件设置:Excel中,在测量模式转换的对应点位F列填写“wf”,大小写不限。

一般沉降观测大都使用@BFFB模式,选取@BFFB往测模式,勾选往返测模式选项。导入设置好的Excel文件后,程序将在“wf”字符标记的点位自动转换为@BFFB返测模式。

生成数据如下:

dat数据:

GSI-16数据:(16位格式有点乱,以后为清晰起见,仅以8位格式举例)

GSI-8数据:

“wf”字符仅提供往/返测模式转换,且没有次数限制。在一段测量路线中多次转换,初始模式为返测模式这些转换情况程序都可以实现(当然,实测中几乎不会这么干)。

4.起始行序号

起始行序号默认从1开始。有些时候,需要将多个测段合并到一个测量文件中。这时,后面的测段行序号就根据需要修改了,此功能主要是为此设置的。

5.单尺读数次数

一般二等水准中,单尺读数次数≥2;一等水准单尺读数次数≥3。

6.自动化输出设置

该功能主要用于水准路线相对固定,高程变动不大的情况。比如,已经基本填筑完毕的路基,隧道等。可以输出多期观测数据

多次观测中,视距、转点高程、控制点高程、开测时间等信息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相应值的变动范围进行控制。

观测点高程变动幅度:在往返测中,往测和返测需要经过同一个观测点,并且两次高程观测值通常不会一样。而数据文件观测点高程台账中对应点高程仅有一个(即使有两个或多个同名点,程序也仅选取第一个点的高程)。因此,此时需要给定一个随机变动的范围,使两次观测值有所不同。

开测日期及日期间隔:一般沉降观测都是有固定频率的,此处可以做相应的设置。使用此功能需取消勾选。

该选项选择使用数据文件中的日期或主页面日期设置。

7.转点设置

程序给出了实测中常用的四种转点形式:天宝dat测量中,主要用前两种转点形式,后两种也有人习惯使用。其中,第四种前缀Z可以自行修改成其他形式。莱卡GSI测量中,主要用第二种连续数字形式。

起点转点/测站序号:该功能主要用于多测段衔接设置。

8.参考仪器高设置

为适应平缓路段的需要,避免在平缓路段出现仪器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程序加入了参考仪器高设置功能。

参考仪器高是指理想情况(两立尺点与设站点连线在同一条坡度直线上,且前后视距相等,如图示)下仪器水平视线到地面的高差。现实中地面有起伏,因此参考仪器高并不一定等于实际仪器高。

本功能主要用于在后期路基、梁体表面、隧道内等有较高平缓度的线路中模拟控制仪器高度。

使用方法:

1.使用该功能必须勾选“启用该功能”复选框,默认不勾选。

2.点击“获取建议值”直接在参考仪器高填写区填写建议值。

3.当尺读数范围改变时,建议值也会随之改变。

4.用户自行填写时,建议不要过多偏离建议值。

特殊的,当两立尺点一个为正尺,一个为倒尺时,参考仪器高仅以正尺做参考,并认为地面是完全水平的;当两立尺点均为倒尺时,参考仪器高不起作用。

当出现单站高差过大、设置值严重偏离建议值、尺读数范围过小等原因(仅极端情况,可忽略)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时,为减少用户数据检核工作量,程序将自动忽略相应测站仪器高设置。

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站高差过大:当高差接近单站容许高差极限时,前后尺读数分别接近尺读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仪器高度可变化的幅度较小,此时,即使参考仪器高稍偏离建议值也可能会造成尺读数超出尺读数容许范围。

2.设置值严重偏离建议值:以二等水准来讲,尺读数范围0.55~2.8m,假设设置仪器高0.7m,此时距尺读数下限仅差0.15m,测量高差变大时便超出尺读数限制,没法测量了(别跟我说距上限还有很远,可以测很大高差,若有此疑问,可以先看看参考仪器高定义)。

3.尺读数范围过小:尺读数范围过小时,即使是完全水平的路线,仪器高变动容许幅度也很小,当参考仪器高稍偏离建议值时,类似于以上两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尺读数超出尺读数容许范围。同时,由于此时单站容许最大高差变小,给数据文件编写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不建议用户自行修改尺读数范围。

从以上情况来看,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平缓路段,不会出现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的情况。同时,使用建议值也不会因为以上原因造成无法满足仪器高设置的情况。因此用户可以放心使用该功能。

9.倒尺设置

1.倒尺读数均以负数表示,读数大小均以代数值方式比较(如:-0.9<-0.1)。

2.因未能找到倒尺相关规范,本软件中读数范围默认值仅做参考,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3.倒尺功能仅支持excel编制数据文件,包括"xls数据导入"和"自动化导入",不支持txt格式数据文件。

4.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正尺和倒尺选择读数范围时,均不宜取“0”。

5.虽然本功能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倒尺功能,但同时巧用本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尺长的读数设置。在实际测量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主要测量过程使用3米尺,而某些特殊点采用1米尺正尺(仅用1米尺举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倒尺功能:在数据文件中对应特殊点倒尺尺长填写“1”,程序主界面倒尺设置——1米尺读数范围上下限分别做修改(比如上限0.9,下限0.1)。

注意事项

1.程序主页面“开测时间”和“休息时间”为不精确匹配(偏差与测量时间间隔设置有关),尤其是设置“休息起止时间”时,需注意加大时间间隔。

2.软件运行期间,尽量不要打开Excel文件,必须打开时,建议由“开始——Microsofr office——Excel”打开Excel程序,然后在“文件——打开”中打开Excel文件。但应注意,软件使用的文件需在软件运行时关闭。

3.软件在选择输出文件夹时需注意:输出文件夹下有同名文件时,程序将自动覆盖,且不做任何提示,使用是需特别注意!

4.软件使用的电脑中必须安装有office(Excel)系列软件。同时,不可以混装两个版本的office软件。

名词解释

数据文件:本说明中,数据文件专指用于导入程序的专用文件。包括txt数据文件,xls数据文件和自动化导入数据文件。

观测文件:指电子水准仪对应的文件,包括天宝dat、莱卡GSI格式文件。

控制点:指水准测量中用来做水准高程依据的水准基点。如CPI点等。

观测点:指沉降观测中的用于监测沉降的沉降点。

转点:指水准测量中仅用于连接线路传递高程的点。

更新内容

V1.7

1、全面升级错误数据,修正了以前的不合逻辑,此次修正后,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可以看出是编制的数据,完全以假乱真。

支持七种错误数据。

2、增加了逆向平差功能,做出的数据,和平差后的结果完全一样。

这个功能适用于那些已经上报了数据,或者就想按照编制的数据出成果

之前的软件成果,大家可以看出来,就是做出的数据平差后就会有变化。本次升级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返回顶部杩斿洖椤堕儴
16